抽出一点点时间看完了凯文·林奇这本经典之作,《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敲完这个英文名称我也突然发现了其中的道理:我记得之前自己经常翻译成CityImage (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但是,林奇的题目还多了两个定冠词,大概是因为这是非常在地(local)的研究,每个特定的城市(the city)都有与其对应的特定的意象(the image)。因此,看完这本书后我对其中的研究成果——关于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的意象结论——是没有丝毫触动、也没有丝毫评论的欲望的,因为我对这三个城市本身就没什么印象。
除了老师上课常常会提到的结点、地标、道路、边界和区域五个城市意象要素外,我觉得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林奇对于城市意象的调查与分析方法,记录在这本书的附录B中,我将部分内容摘录于此。
最原始(original)的研究方法包括志愿者的办公室访谈、调查地区的照片辨认和摆放、实地走访,室外随机抽取行人问路,专家实地分析三个大的部分,其中,对于志愿者和路边行人的问题都是标准化的。而城市意象的分析方法则包括统计意向要素出现的频次,用形状像似、大小呈比例变化的符号在地图上表示出来。
林奇自己对上述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并列举出大范围调查所需要的三个步骤。步骤一对大范围被访者要求完成认知地图绘制、行程描述、列举“最有特色”的部分、写出某一地区在哪里的答案等;步骤二则是对少数人单独访谈,以及实地走访;步骤三则是对上述研究成果的实地调研。三个步骤下来可以产生地区基本的公共意象报告。
除此之外,林奇虽然在书中讨论了大都市区的意象问题,但是其完成的三个城市意象地区的调查均局限在1.5英里(2.4km)✖2.5英里(4.0km)范围内,也就是大概9.6平方公里,与之参考,海淀区面积430.8平方公里。
虽然上述研究方法和准则并不是所有城市意象研究都应该遵守,但我觉得每一个研究城市意象问题的研究者都应该参考林奇在书中所运用的方法,至少,应该对传统方法表示尊敬。如果从严谨的角度说,方法论的变革应该有对比研究来支持,但是从我上课的印象来看,我们可能更多的把重点放在了认知地图的描绘上,对于访谈、实地走访等内容重视不够(当然也可能是我上课没认真听了)。
那么,接下来我将分析目前国内关于城市意象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在知网上搜索以“城市”和“意象”为关键词,按主题搜索的有2971条相关结果,按标题搜索的有537条结果;如果精细到地理和规划常见的核心期刊,则有36条结果。取前三篇引用率最高的实证研究为例,分别是顾超林老师的《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2001)、李郇老师的《广州市城市意象空间分析》(1993)和冯健老师经典之作《北京市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向空间结构》(2005)。
李郇老师的广州市调查区域范围为广州市中心城区,面积151.58平方公里。主要采用的方法没有明确展示,写的是问卷调查,推测应该是用认知地图法。通过对于意象地图的要素频率总结,研究得到广州市的意象地图,并分析了不同人群的元素差别和认知阶段的差别。
顾超林老师的北京调查区域范围为北京市中心城区,即四环以内,面积302平方公里①。采用的方法明确显示,包括照片辨认和认知地图法。其中,照片辨认采取“说出照片内景物场所的名称或其大致方位”即算正确的二择一标准;对比林奇采取的是辨认照片场景名称并将所有照片摆放在桌面上,仿佛形成一个地图的方式做判断。在认知地图调查中,由被访者自己判断绘制的范围。
冯健老师的北京调查没有明确指出调查范围,只是说明了问卷发放的区域主要是10个城区(东城、西城、崇文、海淀、丰台、通州、大兴、门头沟、昌平和怀柔)。方法上仅采用问卷式的认知地图调查法,问卷要求居民“随意画出自己印象中最熟悉的北京城市空间”,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要求。研究最后划分了居民意象地图的类型,并对不同类型人群的分异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我分析的三个对中国城市空间意象的实证研究中,基本没有采用林奇在这本经典著作中建议的研究方法,除了均共同采用意象地图之外;不仅如此,这三篇研究的区域尺度都大于林奇的研究,或者说,在大尺度范围内取样,但是没有界定被访者回答的范围。
虽然并没有说林奇的研究方法就是当下研究城市意象所必须遵守的,但是,林奇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是较为标准化且较为深入的。如果仅就认知地图这一个方法使用,并且没有对被访者做任何说明和引导(比如通过问卷发放的方法),虽然可以以较少的成本覆盖比较宽的范围,但是结果必然是破碎的,对深入的城市公共意象的挖掘不够,也会导致现实的指导性差的后果。
因此,我以为,虽然不能以林奇这部经典著作中建议的方法作为金科玉律,但是至少应该尝试他,并且,不能仅仅将重点放在看起来非常潮和时髦的认知地图上,而应该将这一系列的方法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
参考文献
[1]冯健. 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J]. 地理科学,2005,(02):142-154.
[2]顾朝林,宋国臣. 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J]. 地理学报,2001,(01):64-74.
[3]李郇,许学强. 广州市城市意象空间分析[J]. 人文地理,1993,(03):27-35.
[4](美)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华夏出版社, 2001.
注①http://blog.csdn.net/silentwolfyh/article/details/54948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