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lightment

34 文化路向与人生路向—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从上学期中特课程接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以来,断断续续的终于把这本不厚的书看完。关于书中“文化三路向”的说法应该或多或少被大众所知,我也就不过多提及,在本文后会把当时中特课程针对此点所撰写的读书报告附上。关于这个观点,乍看之下对于西方、中国和印度的文化、哲学和宗教分析的也倒为准确;但是关于从西方到中国再到印度的文化发展“阶段”说,未免过于线性和简化;另外关于中国文化为什么一开始选择的是“第二种路向”,梁先生给出的解释是“社会实在受社会中天才的影响最大……中国古圣人由观察宇宙所得的深密思想,开头便领着大家去走人生第二路向”,这点也未免过于幼稚,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也难以立住。当然,作者在序中也坦言这部分内容有多处疏漏,因此,这次的重点不是对文化路向的分析,而是想谈谈其中关于儒家文化的论述中所获得的关于人生路向的一些启示。

如果说文化的路向是社会的选择,那么人生的路向是个人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社会选择相分离。关于人生路向,书中也有讨论,也是三种路向,对应三种文化:①向前面要求: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他的要求,是“生活本来的路向”;②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我自己的满足,并且一般的有兴趣,随遇而安;③转身向后去要求:遇到问题想根本上将这个问题取消,最违背生活本性,种种禁欲态度都可以归为这条路。在这里,中国文化指的是第二种路向。

接下来的内容,我想用摘录原文和点评的方式来进行阐述,对于宗教和儒家文化这两部分的内容,可谓是直抵心灵。

“所谓宗教的,都是以超绝于知识的事物,谋情志方面之安慰勖勉的。”勖勉情志的高级动机是安慰“人生无意义”之问题。“这类问题——人生空虚无聊,人生有何意义——也可径直走入否定人生一途,也可仍旧折回归还到勉于人生。由前一途径其结果固必为宗教……由后一途其结果则不必为宗教如托翁所为者,尽可于人生中为人生之慰勉,如孔家暨后宋明儒皆具此能力者也。……原来这样人生空虚无意义之感,还是一个错误。这因多情多欲,一味向前追求下去,处处认得太实,事事要有意义,而且要求太强,趣味太浓,计较太盛。将一个人生活的中心,全挪在外边。一旦这误以为实有的找不着了,便骤失其重心,情志大动摇起来。……在这茫无着落而急求着落的时候,很容易一误再误,抓着一个似是而非的东西便算把柄如托翁盖其例也。”这实在是振聋发聩。

作者继续道:“在生活中的一件一件的事情,我们常辨别他的意义,评算他的价值,这因无意中随便立了个标的在,就着标的去说的。这种辨别评算成了习惯,挪到根本的人生问题,还持那种态度,硬要找他的意义价值结果。缺不晓得……整个的人生则是一个独绝,更不关系于较大之关系,不应对之究问其价值意义结果之如何。……一个人如果尽做这样的生活,实是苦极。而其结果必倦于人生,会要有人生空虚之感,竟致生活动摇,例今之罗素辈皆如此义。”确实如此。一味地向上向前的生活(生活的本来路向),必然会提出人生意义的问题(奋斗何用?)。而对人生意义的探求,至少在不断提出意义和消解意义的过程中,便会对人生产生懈怠、疲倦、空虚之感,落入无意义的桎梏中。

那么,不追求意义应该追求什么呢?先生继续写到:“若于生活中比较的凭直觉而不用理智当可少愈,而尤莫妙于以理智运直觉使人涵泳于一‘直觉的宇宙’中。……这样的生活做去,宗教当真有措而不用之势。并非这样的生活太美满,没有什么使情志不宁的问题,是我与宇宙融合无间,要求计较之念销归乌有,根本使问题不生也。什么人生有意义无意义,空虚不空虚,短促不短促,他一概不晓得。这时是将倾欹在外边的重心挪了回来,稳如泰山,全无动摇。”

这个部分只是驳斥了按照西方文化生活的路向会遇到的人生无意义的问题与基于此产生的宗教,虽然叙述了用直觉进行生活的路向,但还是不甚明确的。在后一部分关于中国形而上学和孔子(儒家)文化的阐述中会更为明确。首先是关于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仁’就是本能、情感、直觉……在直觉、情感作用盛的时候,理智就退伏;理智起了的时候,总是直觉、情感平下去。……‘仁’与‘不仁’的分别:一个人通身充满了真实情感,而理智少畅达的样子;一个是脸上嘴头露出了理智的慧巧伶俐,而情感不真实的样子。仁是一个很难形容的心理状态,……似乎可以分为两条件:(一)寂——象是顶平静而默默声息的样子;(二)感——最敏锐而易感且很强。”这两个条件放在一起,竟还颇为有趣,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调和、持中的态度。因为要触觉敏锐,所以“仁者不可不知寂之义。”只有与心静,才能体会充足的感受,才能最大程度的使用直觉。而且此“寂”与印度文化中禁欲又有不同,禁欲是为了断除根本的兴趣,但是寂的目的是“求感”,是最终要回到生活中的。

另外理智和仁也基本可以说是水火不容的:“墨子事事都问一个‘为什么’,事事都求其用处。其理智计较算账用到极处;……这彻底的理智把知觉、情趣斩杀得干干净净;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受直觉的支配,实在说不上‘为什么’的。你一笑、一哭,都有一个‘为什么’,都有一个‘用处’吗?这都是随感而应的知觉而已”。不过,理智还是有用处的,这种用处在于“调理情感”,这种道路“似可说是兼顾外的,兼用理智的,离开前境的,有所拣择而求中的,一往一返的”。所谓“格物”、“慎独”、“毋自欺”为其意。不过这点上似乎与之前有些许矛盾,而且讲得也不是很透。

总结一下第二种人生路向:与第一种“直觉运用理智”不同,“中国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的”。这是“仁”的生活,“绝对快乐”的生活。他生活的中心不是系于某个物品、某个目标甚至某个人物或组织,而是关照自己内心,不断体会游走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所谓“随感而应”也。同时,这种敏锐的直觉需要内心的平静,需要运用理智来时不时调理一下情感。最后,这种生活也绝不是不作为,而正是因为不系于某物、不看重得失,才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才能“不待鼓而活动不息”、才能“无时或倦”。

那么,对我有什么感触呢?我一直希望找到一物,能够长久做下去而“不知疲倦”。但尝试过一些事情后却总觉得有所欠缺,也许是事事都求一个意义,都对外希望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最终反而带来了无意义感吧。也许真正要做是反过来体会一下自己的内心究竟对此事感受如何,是喜欢还是厌倦,是不过如此还是惊心动魄。与此同时,若希望以此为判断准绳,则需要平常的修炼,让平静使直觉更为敏感(平日的闲暇时刷视频、刷公众号显然不在此列,而读书、练字、瑜伽、正念或能纳入其中)。最后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来感悟、体会、实践日常生活,最终实现“涵泳于直觉的宇宙”。

那么,今年就写到这里了。2019年即将过去, 2020年即将到来。

在这里祝各位新年快乐。

附:中特课程读后感作业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兼论“文化三路向”的当下意义

梁漱溟先生在山东济南省教育会的讲演所记录改编而成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讨论了先生对于当时西方大举入侵、社会剧烈变动的情况下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向何处发展的观点和看法。在仔细分析所谓西方化和西方文化的特点(“色采”)、本源和发展历程,并将西方文化、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后,先生站在世界文化(在当时也就是西方文化)的变迁方向的基础上提出当时中国人应持有的态度,即“要排斥印度的态度,丝毫不能容留;对西方文化是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就是对其态度要改一改;批评的把中国原来的态度重新拿出来”。在当时全盘西化的浪潮声以及少数群体诉诸于避世的佛教的浪潮中,梁漱溟先生将孔子哲学对于现实世界的价值再次强调出来,因此也被誉为“现代儒学思想第一人”、“现代新儒家的源头活水”,此书也被视为现代儒学的开山之作。

关于此书内容在这里不作更多复述,本文更想讨论在阅读过程中最强烈的感受。

首先是先生“文化三路向”在当下的现实意义。显然的,先生不仅为当时的中国指明了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也是通向未来、也对当下的现实社会发展具有启示的。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人打败了外敌侵略后的经济与社会建设事实上采取的是全盘承受西方文化的态度,也就是坚定不移的走第一条路,提倡科学技术、发展经济,这在改革开放以后更为明显。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现在终于可以说生产力极大提高了、物质基本富足了(2020全面实现小康)、也基本能够抵御西方长期发展第一条路而存在的威胁了。是的,我们的科学、技术、社会性(即所谓赛先生和德先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我们的社会还是出现了很多西方社会之前、乃至现在在走第一条路时所面临的难题,包括自然环境恶化、人性情感的丧失与心理疾病的增加。虽然西方社会早有前车之鉴,虽然梁漱溟先生也早有提及世界文化的变迁方向是要朝中国文化、孔子哲学这种“执中”的态度发展,虽然我们也试图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些社会的问题还是发生了,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因此,不得不说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是要真切的考虑、脚踏实地的朝第二条路进发了。而且这种发展是必须回到古人的智慧、从孔子等先贤的思想中生发出来的,再也没有可以“全盘承受”的西学了。虽然西方近几十年在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经验也可以借鉴,但是总的来说没有任何一条已经预设好的道路可以完全移植,更需要发挥我们自己的智慧来创造了。在这本书中,梁漱溟先生也没有具体描述这种“批评的中国原来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只总结了孔子哲学的核心思想,以及最后提到先生所持的“刚”的态度。这条新的发展道路究竟是怎么样的,又该怎么运用到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探索,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只能我们探索。而探索的结果也将作为世界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道路,而不再是西方过去重物质发展的“第一种路向”。

那么,对当下的中国社会来说,有机会、有条件发展“第三种路向”了吗?显然,以印度文化为代表的第三种路向还不适合当下的中国社会。一方面,第一种科学和民主的路向我们还需要坚持发展,因为我国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做到全球领先,在很多方面还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掣肘;我们的社会建设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更何况我们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基于“直觉”的、“现世”的第二种路向是当下迫切需要探索和发展的,情感还没有来得及化解理智,更没到情感和理智相互矛盾以致于需要第三种方式的时机。综上所述,目前的中国社会还不具有发展第三种路向的时机。

总的来说,这本书反映了梁漱溟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当时中国社会落后、受到侵略的焦急与未来能够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望。同时,先生又是极具批判精神的,他在书中引经据典,对比了世界上三大文化发展路向,站在全球的高度为中国社会发展开出药方。这种对学术的严谨态度与对现实的关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阅读书目: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