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lightment

57(下)项飚《全球猎身》文献摘录

文献:项飚,王迪(译). 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技术劳工.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序言部分

序一 寻找一个新世界

P14 很多时候,中国老百姓不在乎的问题,只因为符合西方的学术口味,而在美国被做成大文章。而很多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则因为套不进流行的框框而被忽略。

P15 我应该用中国民间理论来解释非中国的现象,也用非中国的实践来检验这些中国的理论。【中国民间理论只能来自于田野】

序二 一个陌生者的探险

P53 我感觉到在中国的案例中,我看到更多的是潜在的发展能力,而在印度的案例中则更多的看到控制、剥削和不平等。

正文部分

导言 构造不确定性

P1 这些波动至少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在极不稳定的全球IT市场、资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情况下,IT劳动力是如何被管理和运作的?二,在“新经济”中,流动的技术劳动者,作为活生生的人,是如何感知和经历新经济的?……更为普遍的课题,即经济全球化在如何重新建构我们的社会关系?

P5 一个更具启示性的问题或许恰恰是相反:我们要问,人们是怎样发展和运作社会关系而导致了经济的全球化?

但我要强调,网络的作用远不是使印度IT专业人员的流动嵌入其中,而是使得这些流动更加全球化、多向度,使得这些工人能够在个人层次上以更加灵活的流动来趋利避害。其结果是,全球劳动力市场在整体上变得更加不确定和易变——从而归根到底促进了“去嵌入化”的过程。

P15 简言之,个体化将猎身体系中的经营风险个体化了——它将风险分散给每个工人个体,从而使得劳力行要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它也将向上迁移的机会个体化了,这使得猎身作为一个整体能够不断扩大。

P16 关键在于他们所负载的高跨国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可以理解为在印度生产IT劳动力所需投入和全球市场的平均薪金(即资本对劳动力的回报)之间的差额。

第一章 “猎身”的全球背景

P30 在国家政策的转变中,移民政策的“理性化”是一个主要部分。理性化是指在制定移民政策时,政府在经济上的成本—收益的计算取代了其他的考虑(包括此前政府所承诺的各种社会责任)。 P33 国家的管制与技术和资本的迅速变化之间形成深刻的矛盾。这位代理机构,特别是IT劳力行,提供了生存环境。代理机构和劳力行对于一个制度化的灵活劳动力市场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将供求双方(工人和公司)连接起来,更重要的它们是克服了制度上的僵性。

第二章 安德拉的“IT人”生产线

P38 本章将探讨安德拉社会的IT人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特别要分析这样几个关键的“生产环节”:高等教育,特别是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种姓和社会等级制度;家庭网络;以及嫁妆制度。

P44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面对美国的统治而带来的生存压力,大多数培训班的应对策略是跟美国跟的更紧。

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各显神通应对和预测全球市场的变化,培训机构殊途同归,归根结底靠当地学生的学费来盈利。

P45 NIIT的成功经营秘诀——全球化扩张和地方性渗透的结合——折射出一个重要的社会过程,即全球流动的专业人才是靠地方本土资源而生产出来的。在印度,这一本土资源主要就是乡村剩余价值。

P46 IT人才的乡村背景并不意味着他们比大城市阶层更能代表印度社会整体……也不意味着他们在来源地上有着更平均的分布。相反,IT人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然而,如此大量的农业剩余并没有减少农业人口,这意味着工业化的发展及其缓慢。相反,相当大一部分的农业盈余投入了高等教育。

P51 嫁妆就成为了转移剩余价值的一个直接手段——将资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地方社会转移到全球经济体系中。

第三章 “卖身”和卖工作

P76 如上所述,印度能够成为全球性猎身生意的协调中心,是各类不同机构(比如劳力行、专业IT公司以及培训机构)共同存在和互动的结果。这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即通过为世界市场生产和提供印度IT劳动力所产生出来的利润如此丰厚,足够这些机构分享。劳力行与相关的其他单位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IT部门“。……这个非正式IT部门确实印度乃至全球正式IT部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IT工人正是在这个非正式部门中,特别是在劳力行中,获得了他们最初的工作经验,使自己成为能为正式部门所用的”现成“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安得拉邦的IT专业人士中,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个非正式部门而得以进入国际市场。挣扎于非正式IT部门中的无业工人们为全球IT市场提供了廉价而灵活的劳动力,成为劳力行在市场萧条期度过难关的资源基础,甚至可以使劳力行发展为正规的软件公司,从而一跃进入正式IT部门。

第四章 悉尼的“名牌劳力”生意

P86 当人们在为自己设计的软件开发品牌时,面临困难,小型和个人的IT公司就开始转向提供“品牌劳动力”。

P93 把培训、猎身和软件开发的生意相结合,还能达到其他的协作优势。

第五章 中介链和板凳术

P107 尽管拥有特殊的市场地位,大型职业公司在招聘时也会面临问题,一个主要的障碍是和被聘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这显然和人们反复强调的所谓IT业将导致“地理的消亡”的预言不相符合。

P115 猎身在悉尼的典型操作流程是:一家劳力行让印度的合作者招人,给工人做签证担保把他/她带到澳大利亚,然后通过另一家劳力行和澳大利亚的大型职业中介公司取得联系【中间可能还会经过多个劳力行或职业经理人的中介】,最后通过澳大利亚中介找到工作。最终的雇主和澳大利亚中介公司签合同,把工人的工资以“项目服务费”的形式支付给中介。大型中介提取一定数额的利润后再转付给劳力行。担保人最终根据情况扣除担保费用,最后再把工资支付给工人。

P116 总之,猎身生意和中介链建立了一个巨大的、但又是高度分散的工人库存。IT业和其他商业公司以及公共机构可以随时从中挑选和淘汰技术工人。形成这个工人库存的成本主要由工人自己承担,而不给当地政府和社会造成任何负担。

第六章 为什么顺从?

P124 然而,劳力行老板和工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则不太一样。要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劳力行内部,他们的关系是深深的嵌入在这些老板们和更大的印度人团体之间的一系列广泛的社会联系之中的。而且,管理劳动关系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正式的、非制度化的;并大量利用了工人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利用了工人为达到自己更长期目标而采用的个人策略。

P136 尽管这种对金钱的敏感、对私密性的强调,看起来是个“文化”的问题;但它真正的意义,即它究竟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则必须要放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来理解。一方面,正是高度不确定的工作状况给每个工人都认为的制造了很多秘密;另一方面,这种状况又营造来一种特别强烈的恐惧氛围。

P138-139 根据赫什曼的说法,在市场经济下,当人们对一定的经济组织不满时,人们通常有三种基本回应:退出exit、表达voice,以及居于其间的忠诚loyalty。 在猎身业当中,无论工人还是老板看来,“忠诚”都是完全过时的,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似乎不再(应该)存在人和人、人和组织之间的忠诚关系;而表达、甚至任何抗议情绪的显现,业都受到坚决压制。工人们首选的策略,则是“安静的退出”,或者更常见的是搭乘”电梯“离开。所谓安静的退出,指的是工人秘密更换老板;而”电梯“则意味着在(公开)离开某家劳力行之前,该工人已经(秘密的)获得了澳大利亚永远居民身份或者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签证。所谓电梯,乃指这一策略的关键必须是工人的地位上的上升。……这些策略并没有纠正(猎身)体制内部的失灵现象,但是有效的赋予猎身行业一种自我维续的机制。

第七章 猎身的世界体系

P157 世界猎身体系的形成,其实是一个IT工人们仔细比较不同国家的状况,并利用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寻求自己的利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印度初级IT工人进入全球市场的更高部门做了准备。IT工人们利用澳大利亚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积累经验、提高技能、获得能够给他们退路的永久居留权;在此之后他们从那里跳到报酬更高、但是变化业更多端的美国市场。……因此,在全世界的猎身业中,作为中心的美国、作为根据地的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以及作为初级原料(在这里是IT劳动力)的生产基地的印度,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好的契合了华伦斯坦等人所定义的世界体系中“核心国家——半边缘国家——边缘国家”之间的动态关系。

结语 全球IT业中的“印度三角”

P158 然而,这种对技术革命对乐观估计,常常忽略了信息技术本身的社会性,即该技术是被谁、在什么条件下、为什么目的而被创造和使用的等这些社会过程。IT之所以强大,并不在于它本身,而恰恰是由于它被整合进其他的技术和操作体系,从而有效提高其他活动的效率;同时,如果没有新的生产管理范式,没有人们工作模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改变,技术业不会得到发展,至少不会产生如此大的社会效应。因此,IT本身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建构。 反对技术乐观论甚至是技术决定论并不意味着要否定IT工业的新特征。……本书认为,在这种新事物的背后,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归根到底是一系列对劳动力——包括对劳动力的生产、配置和控制——进行管理的特殊模式。劳动力在这里特别重要,首先是因为IT工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本身是刻意选择的结果,而不是IT工业内在的必然属性);如何创建一个跨过劳动力系统来对应和利用全球范围的极不稳定的资本流动,对IT工业趋势是一个挑战

P159 在概括猎身业务的内在运作机制时,本书使用了三个概念:“民族化”ethnicization、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跨国化transnationalization。民族化概念是指猎身业务基本上成了印度人的行业,印度的同民族网络构成了猎身业务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动员潜在的劳动力、管理劳动力内部的劳动关系以及扩大劳力行的全球网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重要。……然而猎身业务所依靠的不是事先存在的、天然紧密联结的网络关系……正是人们这种个人主义的态度、认为个人能力决定一切的意识以及不断向上流动的决心,使得猎身业务得以持续下去;我用个体化来概括这一特征。跨国化指的是猎身业在制度上的意义:猎身业所以会成为一项制度存在,是因为它允许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动用和管理劳动力;不进行跨国运作,便没有超额利润,不进行跨国运作,就不会有劳力行。……猎身业之所以被民族化,并不是由于印度文化的内在特质,而是因为印度作为一个国度成了为世界IT工业生产和提供技术劳动力的中心。劳力行的民族化是工人们和劳力行的经营者们的利己主义计算的结果,而不是基于印度文化的内向团结性。……猎身业务要靠民族社会网络来帮助运营,特别是要嵌入印度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以高效的获取资源。

P160 印度IT业中的这两股力量(国内正式IT工业和海外印度侨民经营的中小IT企业),事实上都依赖于一个“非正式的IT部门”。这个非正式的部门包括劳力行、培训机构以及哪些在印度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的IT工人们。正式的IT部门、非正式的部门和海外的部门,通过劳动力的流动而联系在一起,一起构成了全球IT工业的“印度三角”。……这些低级别的非正式部门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它们通过把基层社会中的劳动力动员组织起来、送往全球市场,而汲取当地社会的剩余资源(主要包含在劳动力中),从而维系整个“印度三角”。如果没有这些非正式部门,海外的部门将不能招到廉价的熟练劳动力,失去其竞争优势;印度国内的高级别正式部门则不但要缺失人力资源,还将丧失非正式部门企业在向上流动时所带入的经济资本。……主导型的IT部门建立在非正式部门的基础上,而非正式部门又依赖于当地基层社会作为更大的资源基地。

P161 印度的“IT三角”与东亚地区的“地方—全球”的经济关系显然不同。……在东亚地区,“地方—全球”的经济联系一般体现为直线型的垂直关系——大公司从全球市场上接到订单,然后把订单中的某些部分转包给中型公司,中型公司再把任务分解,发包给更小的公司。这样,小制造商甚至是家庭企业都可以加入全球市场。……这种模式当然也包含剥削关系,但是这种模式创造了相对广泛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然而,在印度的IT三角中,绝少有财富资源从全球市场流入地方基层社会;相反,基层经济价值被源源不断向上、向外抽取,流向西方的发达世界【这个在我国城镇化和沿海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城乡差异、东西差异中比较明显,但是这个还是在一国之内,更有统筹能力】该三角还显示出,印度的IT工业高度依赖于外国市场,而于国内市场关联则十分有限。

本书反复强调了IT劳动力的生产机制。除了本书提到的若干重要的劳动力生产机制(比如私立教育和嫁妆制度等),高度不平等的性别和阶级关系也同样重要。大多数妇女们的日常劳动——这些劳动对劳动力的生产和在生产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性别关系,阶级差别也非常巨大。在我所访问的印度中小型企业中,不管是劳力行还是专业的IT公司,几乎都雇佣8到15岁的男孩,从事端茶倒水、购买午餐、清洗地板之类的工作。正是这些妇女、孩子以及其他很多男人所做的隐蔽的、报酬大大低于付出的工作,才使印度能够以非常低廉的成本生产出大量的IT劳动力。因此,在下列的几个人群中很难说究竟谁对硅谷的辉煌做出了更大的贡献——是那些出身“贱民”种性的在印度的清洁女工,是身在美国、持H1-B签证的卡玛人,还是走运时日进斗金的美国风险投资家?

P163 在解释为什么印度的IT业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时候,主流媒体和我的大多数被访者都强调,是他们的英语优势和印度发达的高等教育让印度IT人才具备竞争力;而是我的研究表明,是阶级、种姓和性别的严重不平等,使得从全社会动员吸取剩余价值集中到这样一个人数有限的精英群体中,从而生产出具有特别竞争力的IT劳动力。【核心边缘模型表明,后发国家一定都会经历过一个被剥削和资本积累的阶段,劳动力的剥削对资本积累而言是不利的,因为伴随其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会流动到其他国家,而在本地没有沉淀】

在对IT业和全球化的社会后果进行评估时,无论是学术界的既有看法,还是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的政策和行动纲领,都集中于对“数字鸿沟”或广义上的“社会排斥”的担忧。人们担心,新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抽离化(disembedding)趋势(即财富积累和流转和其所在的社会越来越没有直接的联系)将会带来两极分化:精英将走遍世界,而穷苦无权者将寸步难行。卡斯特特别强调了这一点。……然而,猎身业的案例则显示,比起这样的“内”“外”分野(即谁在新经济之内,谁在新经济之外),**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不同的人群如何联系在一起。**没有人会变得真正没有价值或生产能力,问题恰恰在于,他们为什么会显得没有价值或没有生产能力。很多人对全球财富做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贡献,但他们被认为于全球化的进程没有任何关联。这样的意识形态上的、话语上的、也往往是政治上的排斥,对于维持“印度三角”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维持IT三角于当地社会的联系至关重要。……可以说,正是意识形态伤的排斥把不平等的在财富分配上的联系合理化并且强化了。【没有人可以逃脱全球化。新经济内外的分野是一个事实、一个结果,比起对这个结果本身的批判,更重要的是对其产生过程和机理的理解和批判】

P164 抨击劳力行、反对全球化并不是本书的目的……贸易保护者想迫使政府收紧对移民和劳动力的管制,因此可能加剧政府和迫切需要弹性劳动力企业的矛盾;这只会使猎身业变得更加必不可少,以消除这一矛盾。同样的道理,更严格的移民和劳动力管制还可能致使劳力行对工人变得更加肆意妄为。对印度来说,尽管猎身业加剧了原有的社会不平等,但IT业至少给某些社会部门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换句话说,如果要一意取消劳力行,其后果很可能是弊大于利,或者是根本不可实行。……我们【学者】的任务应该是充分理解这些弊病和机会的具体特征:它们在不同的情形下如何具体的体现,对不同的人群有怎样不同的影响。【再加一句,探索如何在全球化的同时弥补、反哺本地发展的可行路径】同时,我的研究业展示了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性质,即世界上不同群体以空前紧密的程度联系在一起,不管是以受益者还是牺牲者的身份,不管是资源的还是被迫的,大家都参与到全球性的社会变化之中。……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显然不是要提出一个行动纲领来彻底改变现实,而是要与全球化的参与者们对话,向他们展示平常被掩盖的事实,和他们一起形成对现实的新的理解,从而希望促进他们自己反思、形成新的行动……在我们这样一个发生着全球性变迁的时代,这种意识上的转变可能是今后逐步实现更加公平公正发展的先决条件。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