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lightment

60 “新”大转型:新秩序会是怎么样?——波兰尼《大转型》

卡尔·波兰尼所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论述了自发调节的市场存在的局限性。此书的前言与导言部分已较为清楚的叙述了主要内容,因此,这里不想对主要内容做过多的论述,仅将我认为能够较好概括的部分前言和导言摘录于这篇文章的末尾,以作参考。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它在历史事实层面,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由市场的论证逻辑,“自由放任是有计划的,而计划不是”。意即,经济学家试图达到的自由市场的状态,实际上并不是他们所声称的那样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需要国家机器推动的;反而,他们所驳斥的“市场干预“乃至”计划经济“,才是社会普遍的状态。同时,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事实也一再证明了完全的自由市场是难以达到的,因为在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下,“诸社会无一例外的在全盘市场自发调节的悬崖边上退缩了”。

波兰尼用大量的历史资料论证了上述观点,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英国的斯宾汉姆兰法案(Speenhamland system)。法案展现了在工业化早期,社会不同群体为缓解贫困作出的努力(尽管不同群体有自己的利益)。如果用马克思的视角来理解,这个方案是阻碍生产力进步的绊脚石,所以最后的失败几乎是一种必然;尽管如此,方案本身充分说明了,工业化带来的将劳动力和土地商品化的行为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是社会不可接受的。但是,经济学家很容易将法案的失败解释为对贫困补贴的低效率,从而对政府(社会)干预市场提出驳斥。

这里不计划对书籍内容作更多叙述,而希望对以下问题作一个简要的探讨:我们目前是否在面临一个“新”的大转型?以及在这个背景下的新秩序会是怎么样的?更进一步的,中国制度和中国经验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市场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更广泛社会目标的手段。与此同时,市场运行显露出来的弊端也必须要通过强有力的大政府加以调节,由此实现经济和社会的两方面发展。波兰尼最后将未来寄托于一个广泛干预的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有意思的一个论证是,自由在广泛干预的社会中不是减少,而是总体提升了——反而绝对的自由,才是对社会总体自由的粗暴干涉。与之对应的现实实践是罗斯福新政,但很遗憾新政在二战后并没有延续,反而被冷战取代,而大国普遍采用或者强迫其他国家采用新自由主义的方式。就连在导言中所盛赞的浓眉大眼的北欧国家们(比如瑞典),新自由主义的风也越来越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因此,国际社会继续抵进经济周期,以及更为重要的,法西斯主义的反复产生中(一如现在)。

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是,在导言的最后部分,导言作者(Fred Block)将“民主”一词显著的放在了正文中,并将其和波兰尼的愿景糅合起来:小标题:“作为一种替代选择的民主“;正文:”替代性的选择在于,全世界各国的普通大众都加入到让经济从属于民主政治,以国际合作为基础重塑全球经济的共同努力中去“。换句话说,导言的作者相信社会自下而上的民主力量,可以通过民主政治的方式(比如,代议制民主),来达到让市场回归社会的结果——事实果真如此吗?但是,在波兰尼原文中,并没有将民主一词突出的显示出来(至少没有在最后一章),反而有”这样就超越了19世纪的有害教条——在世界经济的要求下各国整体必须统一划一“。将“经济从属于(以代议制为主要形式)的民主政治,难道不也是在要求统一划一吗?

之所以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是因为我在瑞典这边碰巧有机会询问了一个同事的女儿(大概12、13岁)对于中国的看法,或者说在课本以及媒体中所了解到的中国。得到的答复是,中国基本上就是一个“不民主”的独裁国家(dictatiorship)。而我认为,中国近些年来的经济社会成就实际上很好的体现了波兰尼在最后关于广泛社会干预的社会主义的预想,以及以此为基础社会整体自由的提高。远的不说,就说疫情下的中国社会,我们整体社会的自由度是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即使在当前我依然是这么认为。但是独裁国家的刻板印象阻碍了普遍大众去了解东方秩序与东方经验,而经由媒体和精英加工后的信息,更是进一步强化和再生产这样的经验。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对此束手无策,因为后来当我试图向这位同事解释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时,我找不到任何一篇可靠的、通俗的英文文章供我参考,这也许和学术圈,或者英文学术圈更多去聚焦西方议题,也难以发表这种文章有关。

因此,我想,基于中国特色去总结新经验、新理论,并将其传播发扬,应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有信心去引领一场“新”的大转型以及去传播一种新的秩序——这种新的秩序,应该就是没有特定的秩序,每个国家和社会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秩序。

最后,关于国际秩序的部分,这里提到的“政府之间的经济合作以及按照自身意愿组织国民生活的自由”,正好之前看到王骁勇善的视频(BV16Z4y1Y7m),讲到小罗斯福在二战后提出了这样一个体系,也就是现在的联合国体系。但是他随后被刺杀,然后世界进入了冷战,苏联解体,现在美国单一霸主的状态。联合国体系就是在强调世界各国通过协商合作来达成秩序,不过现在对于很多国际事件,联合国几乎是一个架空状态了。

参考文献:

卡尔·波兰尼,刘钢、刘阳(译).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以下为原文摘录

前言部分

“这本书描述了欧洲文明从前工业世界到工业时代的大转变,以及伴随着这个过程而发生的观念、意识形态、社会和经济政策上的转换”

“他的中心主题包括:自发调节的市场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它们的缺陷——不仅仅就它们的内在运转而言,也包括它们的后果(如,对穷人造成的影响)——是如此重大,以至于政府干预成为必须;以及所产生的这些后果是否严重,很大程度上变迁的速度。“

“波兰尼强调了自由劳动力市场、自由贸易和自发调节的货币机制这三个信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波兰尼强调了自发调节经济的一种特殊缺陷,这种缺陷直到最近才再次成为讨论对象。它包括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体系——或者经济变革——是如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绝大多熟社会都会在自己的历史中演化出一些照顾穷人和社会底层的人的方法。工业时代的来临使得个人越来越难以担负照看自己的全部责任……但无论这些解释是怎样的,在这里真正重要的是事实,失业不是一种幻觉,现代社会需要有应对它的方式,而自发调节的市场并没有这样做,至少是没有以能被社会接受的方式这样做“

“这些社会应对机制的失败反过来已经导致了对早先被称为社会资本的那种东西的侵蚀“

“波兰尼揭穿了自由市场的神话:从来没有存在过真正自由、自发调节的市场体系”

“波兰尼把市场看作一个更为广阔的经济的一部分,并且把这个广阔的经济看作一个还要广阔的社会的一部分。它不是吧市场经济看作目的本身,而是把它看作通向更为基本的目的的手段。私有化、自由化甚至宏观稳定都太多的被当作改革的目标本身来对待。”

导言部分

“《大转型》提供了迄今为止对自由主义——即相信不管是民族国家社会还是全球经济都可以而且应该通过自发调节的市场来组织——最强有力的批判。”

”解释波兰尼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嵌入”概念。……即使是在经济学家承认市场体系有时需要政府来克服市场失败时,他们还是依赖于把经济视为经由有机整合的市场组成的均衡体系的概念。波兰尼的意图在于表明,这个概念与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的现实的差距是多么大。他坚持认为,在19世纪以前,人类经济一直都是嵌入社会之中的。

“嵌入这个词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即经济活动并非像经济理论说的那样是自足(autonomous)的,而是从属政治、宗教和社会关系的。“

“波兰尼确实说过古典经济学家想要创造一个经济已经有效脱嵌的社会,而且他们鼓励政治家们去追求这个目标。可是他同样坚持认为他们不曾也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实际上,波兰尼反复说一种脱嵌的、完全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是一项乌托邦式的建构,是一种不可能存在的东西。“

“虚拟商品【即,将劳动力和土地也视为商品】解释了脱嵌经济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市场社会需要国家在管理市场经济方面扮演积极角色,并且这种角色要求政治决策;它不能被化约为某种类型的技术或行政功能。当国家政策向通过更多的依赖市场的自发调节的脱嵌方向移动时,普通人就会被迫承受高昂代价。工人及其家庭变的更容易处于失业状态,农民被暴露在更大的国际竞争之下,而这两个群体都被要求在更少得到帮助的情况下硬挺过去。为了保证这些群体在承担这些代价的同时不卷入破坏性的政治行动,国家要花费更大力气。这就是波兰尼宣称的”自由放任是有计划的“这一论断的部分含义所在:它要求通过治国术和压制来把市场逻辑及其所伴随的风险强加给普通大众。”

“自由市场理论家将经济脱嵌于社会的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诸社会无一例外的在全盘市场自发调节的悬崖边上退缩了,所以它的理论家就总是可以宣称,任何失败都不是设计本身的结果,而且缺乏贯彻它的政治意愿造成的。市场自发调节的信条由此就无法被历史经验所证伪。“

“自由放任是有计划的;而计划不是。……这些壁垒(贸易保护主义)是自发和无计划反应的产物,是社会上所有群体对难以忍受的自发调节市场体系压力的反弹。保护性反向运动必须发生,因为一个脱嵌的经济社会会导致灾难必须背组织。“

“波兰尼相信,期望这样一种韧性【指忍受高度自由市场经济的剧烈波动和不确定性,每隔五年到十年便会有一个相当长期的萧条——经济周期规律】既是道德上的不正当,也是根本不切实际的。在他看来,人们不可避免的会动员起来保护自己免受这些经济震荡之苦“

“实际上,新近走大运的新自由主义已经见证了遍及全世界的抗议,在这些抗议中,人们试图抵制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破坏。随着这些不满的加剧,社会秩序变得越来越成问题,而且政治领袖通过将锅内或者国际敌人作为替罪羊而转移不满的危险与日俱增。新自由主义的乌托邦愿景就是这样导致冲突加剧而不是带来和平。“

“波兰尼把罗斯福新政作为这些未来可能性的一种模型。……在全球层面上,波兰尼预见的是一种拥有高水平国际贸易与合作的国际秩序。换言之,政府间的协作将会产生一系列促进高水平国际贸易的协议,但各个不同社会将拥有保护自己免受全球经济压力之害的多种方式。

波兰尼的愿景有赖于在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增强政府的角色……对波兰尼而言,一个实质性的政府角色对于掌控各种虚拟商品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波兰尼对接下来战后世界的乐观并没有被事件的实际进程所证实。冷战的来临意味着新经济政策成了美国改革的终结,而不是开始。有计划的全球经济合作相对迅速的让位于扩张市场的全球角色的新倡议。诚然,欧洲社会民主政府的可观成就——特别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从1940年代直到1980年代一直在用具体的现实证明,波兰尼的愿景不仅在理论上是强有力的,而且在现实中也是可以实现的。但在那些更大的国家,波兰尼的愿景则成了被遗弃的孤儿,而像哈耶克这样的市场自由主义者的相反观点的影响却与日俱增,并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获全胜。”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