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方式的最后一篇,我将试图讲述构建中国式现代生活方式的一条路径。
在开始叙述之前,有必要再次讨论为什么我们需要中国式现代生活方式。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虽然还没有明显摆在台面上,但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抗已经愈发明显。虽然我们一直谋求“和平发展”,但竞争已大于合作,我们也需要一套属于我们自身的话语体系,一方面构筑意识形态的“保护盾”,另一方面也是给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另一种选择。
且看美国是如何将“生活方式”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以下节选自2017年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351):
“My Administration’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lays out a strategic vision for protecting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preserving our way of life, promoting our prosperity, preserving peace through strength, and advancing American influence in the world. We will pursue this beautiful vision—a world of strong, sovereign, and independent nations, each with its own cultures and dreams, thriving side-by-side in prosperity, freedom, and peace—throughout the upcoming year.
本届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阐述了一幅战略愿景——保护美国人民与维护我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美国繁荣、以实力维护和平、推进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在即将到来的一年里,我们将奋力追求这幅美好的愿景——在一个由强大的、自主的、独立的国家所组成的世界,怀有不同文化和梦想的各个国家携手并肩,共创繁荣、自由与和平。”
生活方式将国家战略与每个人的日常结合在了一起;潜台词是,放任中国竞争会使得人民的日常生活发生改变(甚至倒退),为了维护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必须将中国列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加以防范。
与此同时,美国式的生活方式有其现代性的一面,但也有不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面。关于中国式现代生活方式的内涵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就如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一样,既有现代性这一全球共识的部分,也有中国式的独特性。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一种构建/实现的可能路径。
乡村是人类最初聚居区。工业社会将人类从土地劳动解放出来,但也使得工作与生活的场所分离、日常生活与自然而然分离。瑞典人为代表的西方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乡村与自然的回归;对传统中国社会而言,尽管山水已在城市中,但士大夫阶层的美好生活理想还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即乡村。这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思路,即满足城里人对美好生活的一些想象。事实上,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可以视为这种思路下的一个产物。
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如果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不是都可以在乡村呢?这有三方面的考虑:
-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与城乡融合。得益于脱贫工作,我国大部分乡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尤其是大城市周边的乡村,其基础设施(水电气暖网)和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等)与城市没有太大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城市和乡村通过便捷的交通路网设施连接在了一起,城市人可以轻易的来到乡村体验自然与乡村,乡村人也可以去到城市享受城市服务——这种人和物的流动是城乡融合的关键。
- 互联网基础设施与服务的完善。如果说物质空间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仅仅是在非常基础的层面上实现了城乡均等化,互联网基础设施与服务则为乡村居民高质量现代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
- 居家办公实践与后疫情时代。疫情是对日常生活的一次社会实验,其中最大的改变是似乎许多工作都可以线上进行。这点十分关键。因为基础设施与互联网仅仅是提供了现代生活的机会,而真正实现高质量生活还必须有高薪工作。城市之所以能够提供高薪就业的原因就是因为其对外提供高水平物质与服务的能力。乡村在过去被认为只能对外提供农产品或顶多基础的农业加工品;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传统,部分职业能够在乡村开展,而疫情以来线上办公实践更是促进了相应的组织制度形成。从资源角度来看,乡村承载的人所提供的高水平信息服务成为了乡村的基本功能,也是乡村可以提供稳定高薪就业的根本(这些核心人群将会吸引同类型人群集聚,形成一个小的产业集群;同时,他们也会需要高水平的服务业,这可以带动本土就业——当然,这里也会有一些绅士化的效应)。
上述三点为乡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而中国乡村具有鲜明特色,不论是地理空间上还是文化上,随着人群的集聚会逐渐形成一种属于中国乡村的生活方式。
诚然,上述生活方式必然不是适合于大部分的中国乡村与大部分的中国人的。对于乡村而言,可能需要比较好的区位(靠近高品质的城市服务,不仅是生活服务、还有生产服务),还需要有比较好的自然风光。对于个体而言,需要以个人为基础开展的工作。
但乡村生活方式的构建可以理解为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思路。在城市空间难以支持新生活方式的构建、城市空间改造的方向又未形成共识的今天,不妨将视角“回到”乡村,通过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生活。正如我在51 乡村振兴与城镇化 文章中强调的,乡村发展的越好,城市也会更美好;乡村生活方式与模式的构建也可能会形成一种拉力,从而对城市生活和城市空间提出新的要求,并最终构建形成中国式现代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