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新的符号秩序:农业现代化?—保罗·威利斯《中国进入现代化》

机缘巧合在B站评论区发现一本有意思的书,Paul Willis的Being Modern in China(暂译为《中国进入现代化》)。目前没有中文版,但多伦多大学图书馆有英文版,借来读了读。

Continue reading “63 新的符号秩序:农业现代化?—保罗·威利斯《中国进入现代化》”

62-2 瑞典“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与反思——《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

《美好生活》详述了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瑞典中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文化的形成过程。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点是它展现了我们(作为一个工业社会的“现代人”)习以为常的社会惯习、道德、价值观并不是恒常不变的,也不是什么人类与之俱来的属性,而是十分晚近才出现的事情。更确切地说,这是有生产力、生产方式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实体、过往文化已经关键人物等相互建构而成的。

Continue reading “62-2 瑞典“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与反思——《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

6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丹尼·罗德里克《全球化的悖论》

好久没更新,发现居然🐦了大半年了。其实这半年也有间断的看书和尝试写作,比如接下来的文章,就是在几个月前手写完成的,现在终于找到时间将它誊录发布。


快速阅读完了《全球化的悖论》一书。书中用大量的事实与数据论述了一个在新自由经济“大行其道”的当下容易被忽视的基本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主体的贸易政策、金融开放政策是上层建筑,开放哪些、开放多少是由该国家的经济水平、治理能力、国内制度的完善程度决定的;而不是反之,即只要开放,经济就会自动变好、国家也会自动民主法制。

Continue reading “6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丹尼·罗德里克《全球化的悖论》”

60 “新”大转型:新秩序会是怎么样?——波兰尼《大转型》

卡尔·波兰尼所著《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论述了自发调节的市场存在的局限性。此书的前言与导言部分已较为清楚的叙述了主要内容,因此,这里不想对主要内容做过多的论述,仅将我认为能够较好概括的部分前言和导言摘录于这篇文章的末尾,以作参考。

Continue reading “60 “新”大转型:新秩序会是怎么样?——波兰尼《大转型》”

57(上)劳动力全球流动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项飚《全球猎身》

本科的时候,在设计课上读了项飚在硕士期间所完成的《跨越边界的社区》,对其简洁明了人类学研究印象深刻。当时因为设计课的项目选址是北京的大红门地区。大红门与动物园批发市场一起,这个地区是北方最大的服装批发和中转基地,因此与前一个时期的浙江村在功能上是有延续和联系的,甚至在位置上都相差无几。当然,由于北京市的疏解政策,动批和大红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https://wap.bjd.com.cn/news/2021/09/10/171015t280.html)。

Continue reading “57(上)劳动力全球流动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项飚《全球猎身》”

[Marcy β]伏脉千里的现代性神话/迷思——特斯特《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

摘要:英国学者基思·特斯特所著的《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于1993年出版,作者沿着近现代西方小说的文本勾勒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下的生命图谱,把多个思想家的论著置于自己描绘的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地图中。此文将从该书的文本出发,梳理作者的论证脉络,分析核心概念,并结合自身所了解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分析作者的论述的价值所在,最后对自己的阅读和这本书的整体预设做出反思。

Continue reading “[Marcy β]伏脉千里的现代性神话/迷思——特斯特《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

[Marcy α]对科学开端问题的看法—黑格尔《逻辑学》

一、开端的问题化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开端不是古代思想史问题域中的一个问题,它是在近代被问题化的。在近代以前,开端不是抽象思维或者哲学关注的东西,因为开端作为人的主观认识行动的一个环节,并不像作为认识的内容的、客观的本原那样具有确定性,相反,开端是偶然的,并且是主观的。在这样的理解中,偶然的开端不被视为客观真理的本质环节,它也没有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是近代以来,在认识内容之外,认识活动的形式逐渐成为被反思和关照的对象。作为内容和形式的认识同时出现在视域中,产生了统一的需要。那么二者的原点——分别是本原和开端,也应该具有统一性。对开端问题的问题化对逻辑学本身的框架形成了挑战,在本原已经成为大前提的情况下,黑格尔用逻辑学既定的框架处理了开端这一应该具有和本原相当地位的概念。本文按照黑格尔的论述顺序讨论对开端问题的看法。

Continue reading “[Marcy α]对科学开端问题的看法—黑格尔《逻辑学》”

56(上) 新城市危机与中国经验—Richard Florida《新城市危机》

受到最近看的一篇文献(Donald Mcneill, 2021. Urban Geography I: ‘Big tech’ and the reshaping of urban space)的指引,快速阅读了文献中大量引用的理查德·佛洛里达 (Richard Florida) 所著《新城市危机:不平等与正在消失的中产阶级》一书。本书是Florida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之后,阐述伴随新兴经济而日益严重的城市危机。这里所谓“新”城市危机,是相对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美国郊区化所带来的内城衰败、犯罪率飙升的“旧”城市危机。随着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转变,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人才开始回流城市中心地区(“再城市化”)。人才、资本、信息在城市中心的集聚带来了城市中心的复兴,但也同时推高了城市中心的房价,对“低端人群”起到挤出作用。另外,信息社会特殊的纺锤状阶级分布(少数高端人群加大量的低端服务业人群)造成中产阶级的流失,进而扩大了城市贫富差距、贫困以及社会隔离的问题。具体而言,这些城市危机包括房价不断攀升、不平等程度不断升级、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社会和阶级分化与隔离、日益恶化的郊区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停滞和大量贫民窟问题,以及全球范围来看少数超级城市和世界其他城市之间不断扩大的经济差距的问题等。此外,作者也提出城市以及全球范围内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是右倾保守势力抬头的重要原因(川普上台)。

Continue reading “56(上) 新城市危机与中国经验—Richard Florida《新城市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