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新社会空间—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

项飚所著《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生活史》向我们展现了处在世纪之交的北京“浙江村”生活图景,以及这幅图景的形成过程。图景大多以人类学的视角,通过作者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描绘”出来,也大多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体现其相互关系的生活事件。读罢全文,感觉作者在描述的是一种“新社会空间”——正如文末展望所写;我认为,这种新,不仅体现在文章总结的,是“跨越边界的”、“处在传统社会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处在体制外但又和体制紧密联系的”社会空间,还有如下两点个人的思考:

      首先是人类学不断创新的研究对象。我对社会学的研究所知甚少,读到的人类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仅把费先生的《江村经济》拜读了一遍;但其中提到的一点在我读到这本书时忽然记起,那就是先生大概在后记中提到自己“误打误撞”的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与一个经济社会关系复杂的开放系统中,于是他就在反思这样的研究和之前的人类学研究在结论上和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同时认为人类学的方法应该在未来更多的应用于现代社区的研究中(P.S所记不一定准确)。我所思考是,随着人类学的发展,我猜测现在的人类学应该广泛的应用于不同社区、不同性质系统的研究中,那么,这么多的系统走遍下来,人类学在方法论上有没有什么创新?这些不同的社区、不同的系统得到的结论有没有什么异同?更关键的是,这些异同在形成机制上差别在哪里?有多大的可能可以拿来预测不同地区未来社区的发展?(比如,中国社区未来将何去何从)当然还有,结合规划来说,又对社区规划有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当然,我对人类学研究了解甚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是一个研究,或者这项研究是否已经有人系统完成过了。

      其次,也是一个灵光一现的未成熟的思考:“跨越边界”在地理上或者空间上有什么解释呢?Hebert(1972)提出社会学和地理学对于社会空间这个概念理解的不同:社会学更多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这本书中创新性的提出了“关系丛”的概念),而地理学在现有关系的基础上,加上了区域的背景,以及更关键的,加入了区域的边界——地理学中社会空间是“具有一定区域的社会关系和人群”,这对于区域政策的应用有其意义。粗略的看过去,“浙江村”在地理上处在北京大红门地区,但他们存在两个空间上的“跨越”:一是社区不仅和流入地有关联,还和流出地有关联,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在他们生产组织上(劳工链;工厂商标和生产许可等),还体现在文化、归属、认同上;二是这样的关联不仅在流入流出地,还扩展到了整个中国甚至全球(主要是生产和销售网络上)。这种跨越和关联,书中用“关系”概括之,在地理学中则可以分解成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但显然的,这样的跨越已经打破了传统地理学中社会空间的概念,因此不难预测的是,区域政策的落实也就存在了麻烦。

      文章的最后,还是应该表达一下对此书的敬意:以后当看到人类学对社区的研究,看到流动人口社区的研究,看到关系丛和全国性生产网络等概念时,应该想想这本书中学习到了什么。

著作:

项飚.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生活史.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8 重新审视质性访谈—赫伯特《质性访谈方法》

重新审视质性访谈

      Herbert 和Irene 所著《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可以称得上一本通俗易懂的质性访谈技术介绍和入门教材,书本以社会学的视角,系统的介绍了完成一篇以响应式访谈为主要调查方法的论文流程,包括选题、设计提纲、开始访谈、整理资料和编码、分析与写作、检查和投稿等,具体而微的将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简明通俗的介绍出来,个人觉得也是新手完成一篇质性研究论文极佳的参考教材。在这里简要总结书中关注的写作流程的各个要点,同时也是为未来的深度访谈研究做好准备。

      需要在前面强调的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必须关注地理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异同,虽然现在没有一个直观的,或者是经验上的感受,但是从主题上的差别即可以意识到在方法和具体操作中肯定有所不同。

1.    选择主题

      选择主题中重点要关注的是“什么主题适合质性研究”。文章中列举了如下几点:①寻找细微差别;②追踪过去对现在的影响;③需要探究新视角;④解释特例;⑤需要逐步推导问题的答案。结合将要进行的调查,我以为我们的主题可以满足“探究新视角”——特别是空间的视角;“逐步推导问题的答案”——不断询问为什么某些因素能起作用/如何起作用。当然,并不是所有主题都一定要和书中的保持一致,但这可以作为在研究中重点关注的方向。

2.    预见想要的结论类型(注意!不是内容!)、预期理论建构的方向和推广范围

     结论类型可以理解为“想要获得什么知识”或“解决什么问题”。理论建构是质性研究的最终目标,如果我们最终能够通过访谈建立起一个(比如说)居民网购行为决策的作用模型,那或许是某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结论和理论的建构是由一个个、一级级分解的主题有机组合在一起的,而主题又是“由概念组成,是解释事件原因或者意义的陈述”。所以在访谈中应该(似乎也只能)多关注概念,围绕核心概念对被访者进行深度访谈。

3.    要使研究具有信度——重点:选择被访者

      被访者的选择文中给出了几个要点:①有经验的,意思是对于想了解的问题有丰富的知识,或者至少对于自己行为有充分的觉察;②有见识的,即某领域专家;③视角多样性,意思是需要找到多主体,对询问的问题有不同回答甚至想法回答的个体进行访谈。这点感觉在地理中特别有意思,之前有提到,空间因素分为区位、密度和空间形态三大类,从某种意义上说空间因素和个体社会经济因素一样,它是深深烙在居民的认知中,“无意识”的影响着居民行为的。那么,在具有不同空间因素的区域中,访谈区域中的居民或许可以自然的从不同区域下居民不同(即便是相同)的行为中寻找空间因素作用的蛛丝马迹——不过,这种条件下应该极力避免写作者分析的主观作用。④由需要研究的主题、建构的理论来寻找和挑选被访者。

4.    与被访者建立关系

      这是在说成功寻找被访者(或者制定了一套挑选被访者的标准,或者有目标)后如何与被访者建立联系、开展访谈。这个部分书中利用了很多精神分析的术语和技术,毕竟心理动力取向的治疗方法也是一个访谈,评估阶段也是一个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互惠、自我暴露、卷入、移情和反移情等等,这些都会出现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有的还是可以利用和值得使用的技术。这里主要强调两点:①大胆发生卷入,同时保持自己的个性。意思是要进行的是参与式访谈,比如和快递员体验一天的快递生活、帮助维护一天的网店。同时应该维持自己的个性,这是开启谈话,也是被访者保持对研究者兴趣的手段。这在项飚的《跨越边界的社区》也有所提到。②注意伦理问题,在访谈中主要是要尊重隐私,比如录音要征得同意等。

5.    主要问题、追踪问题和探测性问题的设计

     主要问题是针对主题(一个主题!)的拆分,设计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首先要保证通俗易懂,其次不能限制被访者的回答思路(开放式问题,正反双面问题等),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某一主题的主要问题可能不能太多(三四个),重要的是深度挖掘,以及对于每一个被访者可能都有不同的主要问题,因为他们的特色不同。

       书中mark: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加入主要问题中,可以通过正反或者询问意见的形式规避;尽量避免使用为什么,尽量避免开始就询问被访者的意见,而应该从事实出发(陈述、叙述)。

       追踪问题是对被访者回答的继续追问,看似不能准备和设计,但其实是在一次次访谈中积累而成,即某一个访谈总结分析后得到的追踪问题可以留给未来其他的被访者使用。

       书中mark:对概念进行追问(区分主要概念和次要概念),对主题进行追问,为了透彻而追问(局部性的叙述与简单提到的故事、矛盾不定、被提及但未被界定的概念、已被界定但是缺少例子或者解释的概念、隐含而未道出的概念、确实的中间状况、没有回答或者回答很模糊的问题

       探测性问题是让访谈继续下去的短语,但最好少使用,并且一定要等(甚至付出几十秒的沉默)被访者说完一段话后再进行发问。

       书中mark:探测性问题的种类:调控对话(要求继续、要求细化、表示关注(共情)、澄清、操纵式(当谈话脱离轨道时)),预期遇到的探测(顺序性(即排序)、证据性、倾向性(对个人的可能的偏见进行更详细的探测))。

6.    资料分析和编码,完成写作

       这部分将简要带过,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可以先放放(咦居然有点押韵)。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可能是分析和编码,因为这个过程中会完成理论建构的大纲,而写作也大多围绕此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分析应该在每次访谈后立即进行,包括录音的誊写、简要的分析和追踪问题的设计等;而编码最重要的是对于概念的把握。

       最后再回到本文的题目。为什么说“重新审视质性访谈”?因为非常显然的,在之前的训练中大多都忽略了质性的重要意义。现在普遍的观点是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辅相成,一个可以汇总出宏观的状态和统计上的倾向,而另一个则赋予不同统计指标的意义,研究的是微观个体,得到的是所谓的机制、结构、作用机理和“为什么”。再讲一个现实意义,作为本科生,设计出一套较好的问卷(甚至是能够研究作用机制的问卷)是比较困难的,而完成填写和最后的分析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访谈加上小规模的、简要的了解性的问卷调查不失为容易上手的选择。

著作:

Herbert J. Rubin, Irene S.Rubin. 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7 一位地理学者的人文关怀—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

一位地理学者的人文关怀

文章取这个题目未免有咬文嚼字之嫌,不过此处的“人文”,并不等同于“人文地理”中“人文”的含义,而是一种针对人、回归人的视角,或许也可以称为“人本”吧!不仅如此,这样的人文关怀还来自地理、源于地理。那么地理又是什么呢?可以是空间,可以是地方,可以上升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具体的案例;但这其中,一定要有人的存在:关注人,服务于人,这才是所谓的“人文关怀”。无疑,唐晓峰在这本《人文地理随笔》中,将上述要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肯定是喜爱历史、喜爱人的。除了全书中随处可见的历史资料、考古事实,还有偶见直接表达的感情,这种对历史的感情,放在地理上,就是对历史景观的热爱和对遗迹破坏的遗憾,乃至隐隐的愤怒。君不见北京城墙的拆毁、四合院的收缩,“与权利相处无事了数百年的胡同与四合院,今天被迫为金钱的生殖让路,市场之手在京城里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君不见三峡水库之下,那沉睡着的数座古城,也是水库居民生活千百年的故乡;君不见文明老区“夏墟”汾河的枯竭和环境恶化;君不见文革期间毁坏的文物,市场中变卖的遗产……这些都为作者所心痛不已。

但是,谈历史、讲历史、惋惜历史,究竟还是为生活在,或者享受着这些历史景观中的人:“如今,老北京散伙了,群体越来越小,与北京都市中胡同、四合院的收缩一样”。作者还讲到“人居的城市”、“陌生的城市”,无不是为其中居住的人着想,或许居住区的最高层次,大概是段义孚所提到的“恋地情结”吧!除此之外,还有长城作为一个“自然而然”的符号出现在地图上,这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人文地理标志,从行为地理的角度说,是中国人对于客观世界认知的再加工。

当然,作者在书中表现的内容绝不仅上面那么一点。整本书引经据典却又不显死板,在风趣幽默之中表现了很多作者的奇思妙想,是一本难得的佳作。

16 宽容与全面看待—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一口气看完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正好舍友最近也读毕此书,我们遂对书的内容作了一番讨论,收获颇多。结合了舍友的一些观点,下面从“宽容”和“全面看待”两个角度谈谈对此书的理解。

首先是宽容。什么是宽容?宽容又如何在此书中发挥作用?我以为,宽容是人类学(或者其实不仅仅是人类学)对待世间人事万物,特别是不同地区人的行为的一种不加批判的理解。舍友认为此书最开头强调要去解释日本人行为上的矛盾性;我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不如这样理解作者,她试图寻找日本人行为上的合理性。我以为,合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复杂性,这代表了不能用简单的“是或非”来判断事物或者行为,而是试图找出此类事物或行为存在的原因。舍友进一步点出,实际上按照这么理解,合理性就可以极度泛化,而扩展到世间万物上,所谓“存在即合理”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引出了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特点,或者说一个毛病:似乎什么观点都可以成立,只要你能找出足够的理由来证明之。如此看来,观点本身就失去了它的价值,重点在于个人性格、认知倾向和所谓的洞察力。更为遗憾的是,若将此观点放在一些可以认为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相吻合的事实上,会使人“中毒”——丧失去争辩和行动的能力(可参考薛兆丰经原课对于所谓社会不公的辩解)。

当然,我在这并不是说他说的是错的,而是借此想说明的是每个学者都应该有自己的立场,或者,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倾向,而不是认为洞察了现实而就可以无所作为:“它有它存在的理由啊!我为什么要去争斗呢!”。我们认为,认识如同社会发展一样,都是曲折的;看到现实的合理性不是面对问题的终点,而是更好采取行动的起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你所反对现象存在的社会根源,才能从根源去解决它,因此,在这个起跑线上,重要的不是你的洞察力,而是你对于世界、对于历史发展趋势的把握,这个把握决定了你面对问题的倾向。

我想,此书在这点上给我们了一个好的范例,作者先是用宽容的眼光看待日本人言语行为的合理性,而不是像一般西方人一样看到与自己行为规范不符而去反对他;但同时,我想作者是有他的立场的:在十三章作者提到日本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繁荣,更值得注意的是民主政治的建立。这说明了一点,作者认为民主政治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这是她的立场。但她同时又说,这样的民主肯定不是西方的或者哪个国家的民主强加上去的,它是日本人自己的民主。这再次展现了人类学学者特有的宽容之心。

说了个范例,接下来要说说教训。在“全面”这个命题上,作者显然是做的不够好的,但是这有其历史的、现实的条件约束,在此只是客观的评价,希望自己未来少犯此类错误。首先不得不看到的是材料的使用对研究成果产生的偏差:虽然作者在第一章强调“无论增加多少新的材料也只能得到相似的结论”,文化人类学也确实是一个重视“质”的学科,但是后面的评论也不只一次的提到作者如果取名为“日本军人的文化”或者“战争时期的日本文化”之类的更符合,因为作者用的材料大多都是二手材料,而材料获取的渠道可能受到了限制和过滤,或许这也是质性研究很难克服的一个障碍。除此之外,后面的批评还指出,虽然把日本人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未尝不可,但是不应只停留在一个笼统的全局上,因为作为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其社会阶层是多样的,社会团体是多元的,之间差异也是巨大的。不仅如此,作者还只用静态的眼光,取当下一个断面来展开研究,后文批评也不止一次的指出,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日本文化的演变,重要的是“或许历史是解释日本人行为矛盾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一个质性研究,特别是针对人的质性研究,一定要关注两个重要的“前置变量”,一是个人属性,一是时间因素。或许,在地理的视角下还应该重点关注空间,关注地域对行为的影响。

书籍:

           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 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增订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5 探寻内心的自由—三毛《亲爱的三毛》

这次是在火车上看完这本书的:听着音乐,欣赏着窗外秋意渐浓的美景,看着书中充满哲思的话语,竟第一次感受到了乘坐火车的舒畅和惬意——想来不管是飞机还是大巴都应该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吧,也忽然觉得,旅途不再是使人难受的了。

      不说旅途,说说书的内容,不过现在书不在手边,因而只能通过记忆把仍然记得的、感悟比较深的内容写下了。

      这本书前大半部分的内容是三毛在一份台湾杂志上开设的专栏的合集,专栏的内容是每周公布一份读者给三毛写的信,还有三毛的回复;有的时候是三毛的“统一回复”——因为相似内容的来信太多。后面小部分是三毛的一些散文诗。看完前部分的信,有两方面的感触——

      一方面是惊讶于来信内容的一致性。在书中写到,大部分的来信都是对人生的迷茫和无助,对世事不公的愤怒和悲伤,对于自己为什么总是不成功的愤懑不平和情绪低落,总之,这方面是对自身状况和对周遭环境的不满,于是每天都过得不快乐。除了“对事”之外,又有很多来信是“对人”——亲密关系的另外一方抛弃我、遗弃我、不公平对待我,或者我对另一方太喜欢付出太多但是对方没反应或者反应不平等,总而言之也是不满意,因而与另一方相处时也是不开心。其实,这种惊讶不仅针对信的内容的一致性,而还包括,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和自己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感慨于三毛的回复。三毛的回复究竟还是非常务实并且个性化的,该斥责的时候斥责,该同情怜惜的时候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并且用自身经历来说话,该提建议的时候也提出了一些中肯但是不越界的建议;不过,这些回复中也透露出(有时候是直截了当的说)三毛人生观和世界观。经过我自身认知结构的处理,我将其总结为:“对事”的问题,三毛的回复大多是“追求自由和你太自私”;“对人”的问题,回复大多是“你太自私和追求自由”。

      在我看来,三毛的核心观点大抵就是“摈弃自私”和“追求自由”两点,但这两点,在对待不同的事情上也是大有不同的。“对事”上,自由是占先的,我们不满于自己的成就,不满于周遭环境,认为其对待自己不公,大抵都是“不自由”——被束缚所致,束缚于他人,束缚于社会公认的准则。但是摆脱了束缚,就自由了吗?肯定也不是。自由不是出世,也不是不作为,而是做的过程中能快乐于其中——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呵!

      再有,“对人”上,自私是占先的。这里的自私,是指要摈弃自私。亲密关系中的不高兴,大抵来源于自私:因为自私,提出了很多要求,因为提出了很多要求,所以经常得不到满足,因为得不到满足,所以不快乐。但这并不是说,要无私的帮助别人、爱别人,而是要爱自己。只有爱自己,才能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生命中的那个人,也能有足够的宽容,去原谅另一半的错误和人性的弱点——因为我的生命不是建构在你之上的,我就是我,不需要你来证明我。

      写了那么多议论,最后还是应当回到现实。几天前刚刚和Z小姐完成一份心理学双学位的作业。我们交流和讨论后发现,上述种种不快乐在我和她之间得到充分展现,并且其实这也是同辈人的大部分共病。不过这本书还给我们了一个暗示,并且是不好的暗示,那就是如果应对无效那么未来十年内可能都会因此而困扰,从而也会写出类似的信给三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利用埃里克森的理论来进行了解释:国内高中的高压力和目标专一性使得我们推迟了青春期的主要任务(自我同一对角色混乱),从而有可能与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务(亲密对孤独)混合起来在大学内一起处理。然而大学环境本身也并不轻松,总是有一些有形的(peerpressure)或者无形的(社会评判标准)压力环绕身旁,缺乏一个比较充满支持和自由的环境提供我们肆无忌惮的去试错和思考。

      不过,这也就是理论分析分析罢了,毕竟这是一己之力难以改变的社会现实,并且不是已经说好了不去抱怨吗?诚然我们还有很多缓解情绪的方法,但是这种“空虚性抑郁”的解决还需要从根本上修炼自身,去爱自己,去摈弃自私,同时去试错,去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这是人生之大事,急不得,得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