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一位地理学者的人文关怀—唐晓峰《人文地理随笔》

一位地理学者的人文关怀

文章取这个题目未免有咬文嚼字之嫌,不过此处的“人文”,并不等同于“人文地理”中“人文”的含义,而是一种针对人、回归人的视角,或许也可以称为“人本”吧!不仅如此,这样的人文关怀还来自地理、源于地理。那么地理又是什么呢?可以是空间,可以是地方,可以上升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地名、具体的案例;但这其中,一定要有人的存在:关注人,服务于人,这才是所谓的“人文关怀”。无疑,唐晓峰在这本《人文地理随笔》中,将上述要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肯定是喜爱历史、喜爱人的。除了全书中随处可见的历史资料、考古事实,还有偶见直接表达的感情,这种对历史的感情,放在地理上,就是对历史景观的热爱和对遗迹破坏的遗憾,乃至隐隐的愤怒。君不见北京城墙的拆毁、四合院的收缩,“与权利相处无事了数百年的胡同与四合院,今天被迫为金钱的生殖让路,市场之手在京城里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君不见三峡水库之下,那沉睡着的数座古城,也是水库居民生活千百年的故乡;君不见文明老区“夏墟”汾河的枯竭和环境恶化;君不见文革期间毁坏的文物,市场中变卖的遗产……这些都为作者所心痛不已。

但是,谈历史、讲历史、惋惜历史,究竟还是为生活在,或者享受着这些历史景观中的人:“如今,老北京散伙了,群体越来越小,与北京都市中胡同、四合院的收缩一样”。作者还讲到“人居的城市”、“陌生的城市”,无不是为其中居住的人着想,或许居住区的最高层次,大概是段义孚所提到的“恋地情结”吧!除此之外,还有长城作为一个“自然而然”的符号出现在地图上,这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人文地理标志,从行为地理的角度说,是中国人对于客观世界认知的再加工。

当然,作者在书中表现的内容绝不仅上面那么一点。整本书引经据典却又不显死板,在风趣幽默之中表现了很多作者的奇思妙想,是一本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