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生长中的城市形态

《城镇平面格局分析:诺森伯兰郡安尼克案例研究》一书展现了康泽恩先生使用城市形态学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来解释城镇平面格局的思路,总的来说是一本更偏向于方法论层面的书,但里面也蕴含了作者的很多思考。从技术方面来说,看上去只是简单的划分平面区域,但是研究的最小单元(在这里用的是地块——什么是地块?),以及选取的历史间隔都渗透了作者大量的思考。不过在这里不想对书本身做太多的评论,因为作者在书中创设了很多新的概念,又用的是外国的例子,所以整本书看下来(尤其是刚刚开始)有点晕乎乎的。在这里就谈谈这本书“之后”的一点想法。

在看书的过程中,包括上《城市形态学导论》这门课时,我都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通过形态学的手段将城市平面格局划分成不同的区域,and then?我总有一种感觉,划分平面区域,研究形态学发生现象,还只是一个开始。

其中一个发展方向便是宋峰老师在课上一直提到的“空间生成的逻辑”。书中在最后提到:“…我们的形态分析紧扣平面格局的生长,据此我们能够获得一种清晰的认识——城镇平面格局是如何在多元化过程作用下形成累积性的结果,其间受各种功能需求影响,也受个心态时期的洞中发展计划的影响。”这是显然的,因为城市形态就是不同“声音”在空间上诉求的一种集合表现。无论是对平面格局的破坏,还是维持,都是这种“声音”的表现。同时,这种“声音”在现代社会集中表现为规划设计,背后隐藏的动力来源于法律、资本、文化、时代潮流等等。我认为,“空间生成的逻辑”实际上是对城市形态学这个学科中最终要形成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可以近似的表现为空间形态生成的规律。有点类似于城市经济学中的地租曲线,以及城市社会学中的同心圆、扇形、多中心的社会空间划分。如果可以通过某种现代技术快速识别不同城镇平面格局的生长,不知道能不能从大量数据资料中总结出想要的规律,或者说“生成的逻辑”。

另外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话题,其实也是宋峰老师上课提到的,所谓的“人地关系”,即段义孚所谓的地方感是怎么生发出来的?更为确切的说,地方感在城镇平面格局的生长中是怎么伴随着生长起来的?是不是建构出来的?并且是否真的存在某种意义和价值呢?——当然,毋庸置疑的是,所谓的人地关系,或者在土地上的人人关系愈发成为一个重要的“声音”,影响着城市平面格局的形成。

还有一个想法:纵观历史长河,城镇平面格局大的变化实际上伴随着是某种或者多种领域的创新(革命),比如《卫生法案》的出现,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的兴起,工业革命对于大厂房和高密度住宅的需求,零售业革命中沃尔玛对于郊区购物中心的影响等等,因为这种创新力量足够大,足以撼动“时间特性”非常强的平面格局。展望未来,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的兴起,电子商务的兴起,会不会(应该是会的)对于城镇平面格局有什么大的影响呢?而在此过程中作为空间的操众者,规划师又能够做什么来促进这种格局的发展(减少创新和革命过程中的损失)呢?

这里其实还存在一个价值观判断上的问题:总览这本书我没有看到规划二字,不知道是当时写作时这个词还没有出现,还是翻译没有采用规划这个词。但值得思考的是,城镇平面格局(或者就是城市本身)确实像一个有机体一样是会生长的,不同主体在上面发声,寻求自己的利益。也许规划,既不能促进发展,也不能减少损失(或许产生损失还能做到),它只是一个协调当下利益的一种政策途径,或者就像陈彦光老师所言,只能制定规则,由城镇自下而上的演化。

书籍:

康泽恩(M.R.G.Conzen)(2011). 城镇平面格局分析:诺森伯兰郡安尼克案例研究(宋峰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