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批判对待勒·柯布西耶—读《明日之城市》

勒·柯布西耶之《明日之城市》听说已久,直到现在才得以拜读。标题的取拟,其实是给自己看的,因为一个广泛涉猎的城市规划者,必然对柯布的思想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既然是批判,那么一定有好的吸取,不好的或者过时的加以淘汰,在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其中仍经世致用的观点及看法,同时对接触规划一年来各种书籍包括老师反对的观点放在历史条件下去考虑。

柯布整本书贯穿的是对于纯粹几何学的大力追捧,对于简单秩序的热情应用,以及理想化的完美城市(“现代城市”),但除此之外,其中还有很多的观点至今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首先,柯布在谈到人的休憩的时候讲到一个关键概念,“人性尺度”,这是与宽敞辽阔空间相比较的概念,同时也是个暗含着心理学的概念——因为人在面对宽敞辽阔空间(置于此)时会产生“沮丧”的感觉,或许有个心理学名词能较好表现:“广场恐惧症”,因此适当的紧缩城市景观,建筑适合人性化尺度的建筑就具有了它们的意义。这对于中国当下来说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我们的文化习惯于把上级领导“神圣化”,尤其是政府机关,因此各地的政府要么是大楼有多级台阶,要么是门前有大广场,殊不知所谓“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机关,是最该具备人性化尺度之地。

其次,柯布在书中率先强调了植物在城市中的重要性,而在这之前,城市植物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经常被遗弃;同时还在规划中提到了保护区的概念,在城市外周必须要有绿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预留地、绿肺等等功能。

最后,柯布花了很大笔墨强调了交通之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交通拥堵也是柯布完成本书的一大动因,因为他认为,合理的交通布局(城市规划)可以解决交通问题。他点明了交通拥堵的几个原因,其一是交通方式的改变,从传统的外围到中心,变成由火车站产生的由中心直接扩散到外围;其二是花园新城与传统城市的联系,每天潮汐式的上下班必然导致拥堵。因此对于交通也应该从传统的布局改变为由城市中央向外扩散,同时加以多条交通干线的形式。所以从各种角度来看,城市中央的建筑密度应该最高,交通枢纽作用最强,交通最便捷和宽敞——这些原则被现在大多数城市采纳。当然这带来的是内城改造的巨大问题了。

除了上述三点,柯布在书中还有很多创新性的思想或原则至今仍相当重要,如城市的摩天大楼,或者现在传统称的CBD不应建在城市的外围,这样做没有任何的经济价值;又如他关于直线道路和曲线道路的考量,直线道路交通流量快,景观单一,而曲线道路交通缓慢,景观丰富,这简单的总结便非常好的指导了规划;再如他关于城市高空轮廓线的探讨颇具创新,就像某位建筑师所说,我们要的是和谐的乐章,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噪音。

文章的最后,谈谈对于柯布传统批判的一些思考,这点也是从译本的译后记中有感而发:柯布之所以强调机械美学,这与当时人类社会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关。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知识难免会使当时的人们用极大的热情去追求技术,和技术所带来的管控和简单的秩序。但我想柯布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至少他的落脚点永远是城市和城市中的人的感受,尽管提出的观点由于时代所限难免有些不“实事求是”和过于理想主义化,但这样的原则是当今的城市规划者,乃至未来的城市规划者,都需要认同和切身实践的。

参考文献:

[1][法]勒·柯布西耶,李浩译. 明日之城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