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读书”杂谈—麦家《非虚构的我》

“读书”杂谈

麦家《非虚构的我》,时隔一年才又捧起它,将之读毕。想来去年遇见它是在地貌实习百无聊赖的休闲时间中:闲适而无聊的我吃了晚饭迎着大同持久未落的夕阳四处闲逛,偶然的遇到了一家书店,和老板闲聊好一会以后他推荐我了这本书。其实说偶然也是必然,因为这家书店似乎是这个不大的县城少有的几家卖书的地方(或许是唯一一家,记忆比较模糊了),到了放学下班的时间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们都来这里买书。

说实话之前都没有看过《风声》或者《解密》,更别说知道麦家这位作者了;而书中内容大多以作者自身经历、感受为主,让我初步也全面的了解了麦家其人,但却给完成一篇关于整本书内容的读后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遂只撷取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也想着模仿散文随笔的形式,谈谈读书。

之所以在文章开头详尽的回忆和这本书的相逢,其实也和本文的主题有关。那家可以称得上县城其中一个“文化中心”的书店(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中小学),进去率先看到的不是文学经典著作,而是“琳琅满目”的各类中小学教辅,除此外就是各类动漫,还有泛滥成灾的言情小说。幸好老板还是读书人,见我四处翻看却无意购买,便询问了我的购买意向,然后带我去了一个小角落,角落的两三层书架上陈列着仅有的几本文学性稍高,或者是文学经典著作。它们显然无人问津很久,和庞大且数量极多的教辅资料想必,它们就像被遗弃的婴儿落满灰尘的躺在一旁。尽管老板对这些书颇为了解,殷切的给我介绍他所知道的每一部书的内容或者作者,但也挡不住市场对于教辅资料、动漫和言情小说的追求,当然他如此殷切不知道是不是觉得终于有人似乎可以把这些书买走了。

我无意贬低教辅资料,或者动漫,或者言情小说,因为一本好的教辅资料确实可以帮助提高成绩,尽管我们不认可只看成绩的教育目标,但在现实情况的压力下却也只能暂时妥协;一部好的动漫可以给人带来人生观价值观的更新;言情小说中也不乏经典之作,教人学会爱、懂得爱。我只是不认可这样本末倒置的现象,固然这是市场经济的现象,但是我们应该还是要为文学被遗忘、被抛弃,为文学的阻滞而反思。

正如书中所言,“十年前,我们说诗人太多了——每一条弄堂里都能喊出一两个是人来,而现在的情况无疑更糟了——每一条弄堂里都拉出一两个抱着自己著作的人,他们的作品像地摊上的廉价时装一样充塞在各个书店的书亭中,不知羞耻的和卡夫卡们的作品摆在一个书架上,甚至野蛮地把卡夫卡们的作品挤出了我们的视线”。一个经济学家,或者其他的什么人,或许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这表明国人文化水平提高、社会文化生活丰富、社会经济水平也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但对于一个作家,对于一个文人,或者我想,对于一个经常读书的人来说,这未必是好事:我也经常在大小书店中迷失,书越来越多,作者越来越多,一些什么“新书促销”、“网络热卖”、“XXX力荐”让人眼花缭乱,更气人的是现在的书都裹上了一层套子,一副非礼勿拆非诚勿扰的模样,但我不翻、不读,怎么知道是好是坏,要买还是不要买。于是只能挑作者来选书,这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管用的,不过作家也是人,难免也有世俗之作;于是专门挑选名著,国内还行,国外名著除了原著要出名外,是否耐看与值得看还得看翻译家的功底,无奈在作家圈外,也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选一气,拿回家看不下去也只能弃之如敝屣。就像书中对于博尔赫斯译著的评价一般。

上面是关于书。而对于读书,我则认为读书是现代人在快速社会中让自己慢下来的不二之选。能够慢下来,也想慢下来,那一定是闲暇时光了;但现在的我们在闲暇时光能够做的事情太多,追求感官刺激、符号消费的我们大多选择“不费脑”的活动——在一个盒子里,不是吃饭,就是逛街,不是看电影,就是唱K。一个场转到另一个场,灯红酒绿,花天酒地,不醉不归;第二天再睡到中午下午,周而复始。殊不知还有一些看似没那么刺激,甚至有些费脑的选择:在家中做做家务,锻炼一下厨艺;约三两好友外出踏青聊天;找个阳光充沛的地方,捧一杯茶,静静的看书。

有时候,确实是生活越简单,越幸福。

大学以来,在地貌实习和军训期间,闲暇时光也没啥可选可想的,累了睡会,不累就看书。手机也懒得联网,看似与外界断了联系,实际上心在和书中营造的宽阔世界中遨游。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两次感觉最闲适和舒坦的时光。而只要回到了学校,每天要考虑成绩、考虑人际关系、考虑未来,焦躁不安。

倒也未必后面的生活一定比之前的生活不好,后面的生活也可以带来强大的动力和成就感;只是这两种生活应当能够穿插进行,动静结合、勤懒协调,但在这样一个被欲望充斥着的社会中,想要在动中取一块静土,却变得十分不易。所以我的那两段自认为闲适的时光,都是有外在的强制条件约束的。或许“想做什么”不完全等于梦想,如果将这两个强制等同起来,那么我们会在所谓的“梦想”裹挟中疲倦而无力的度过每一天。

所以读书不仅仅可以带来知识,甚至有的时候在读书时不要抱有带来知识这个目的,单纯的为读书而读书,再加上随意却也有心的挑选一本耐看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也是自己喜欢的书来读,或许将是不一样的感受。

著作:

麦家. 《非虚构的我》. 广东:花城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