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历史的选编著作,本没有特别想谈的内容或者感想,只是想借此机会顺便总结一下在“台湾文学”这门课上老师教授给我的认识一群人的技巧,即:不仅仅在当下要换位思考,更需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体察和理解——对于台湾,简言之,就是要考虑到对岸人民五十年的殖民历史,以及长达三十五年的隔阂(开放探亲前),这样的经验不对等必然造成两岸人民的互不理解以及冲突;而如果我们看到了这段历史,我们或许会坦然很多,也宽容很多。以下将简要总结这段一百年的经验不对等历史所产生的两个群体之间的两大偏差。
日据时期历史:这里不得不感慨同化政策和教育之于一个民族影响之远大。我们固然可以责备当时的日本,翻出千千万万的不平衡的史实来证明殖民者对于被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和在这样的压迫下当地人民仍然奋起反抗,希望民族自决,但是人是喜欢回忆美好的事物的,也是易于对比和不理解的。于是这样的同化或者“皇民化”的过程产生了不少的亲日派,甚至是喜日派。尽管吴浊流在《亚细亚的孤儿》里面深刻的揭示出这些人的双重矛盾,但是在对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后因为对大陆的长期隔阂与不了解而由希望到深深的失望后,在“二·二八事件”发生后,以及在国民党没有很好的引导和解决这样的殖民同化的影响后,这样的人还是在当今社会中有说话的声音,有应和的人群。所以,在看到这样的似乎毫无道理的“言论”时,想想这段历史,便可以理解这些人对殖民者产生了“认同感”,那么美化殖民历史也就在所难免了。
国民党执政后与大陆隔阂以及在外交上失败的历史:抗战胜利后,不到三年国民党就退守台湾,并立即切断了和大陆的任何联系以防共产党渗透入台。虽则国民党是带着“反攻大陆”的愿望退至台湾的,但是短短的三年不足以使得大陆和台湾再次充分了解和认识,也就导致了戒严时期虽教育中贯穿着对全中国的教育,但是长期的隔阂难免产生“井底之蛙”之感——正如我们即便学习了西方文化、历史、地理,将他们全貌认识得通透,但我们不会产生“我是西方人”这样的论断。台湾人长期与大陆隔绝,必然导致自身“民族性”的提升,产生民族自决和独立之言论也自然而然了。同时,蒋经国在台湾外交失败,国际舞台上的“合法性”被剥夺后,也开始“革新保台”,开始强调本土性,强调台湾自身的独特属性,这其实是与大陆越走越远罢!但台湾在国际上失去地位,这样的做法却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的地位不予承认,那么只好退求“台湾”这个地位了。所以面对所谓的“台独”,不能简单的辱骂其愚蠢无知,拿出种种历史跟其讲道理,这是民族认同感的问题:隔阂那么久,天地只局限在这个小岛内,对岸的大陆只是在课本上(甚至现在的课本都没有了)了解而已,没有交流也就没有认同继续发展的可能。或许这还可以从香港来理解,试看那已经“回归祖国”已久的香港,不知道里面还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而在再次提问下才会扭捏恍然大悟明白自己原来还是中国人。(以上事实没有考证,纯粹主观认为了)
但我相信,就像这本编著的历史书的最后内容一样,在不断的交流融合下,在中国各地区人民逐渐互相认同下,不仅是弹丸香港,还是宝岛台湾,都能爽快的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我以为,这样的认同胜于政治上的回归。而这,得我们埋头继续发展,因为优越(不是优秀)的人民,是不会认一个落后的弟兄的。